又大又粗又猛免费视频久久_国产理论在线播放_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免费软件_99国产精品无码

百位科學家入黨申請書亮相(100位科學家入黨申請書)

百位科學家入黨申請書亮相(100位科學家入黨申請書)

1. 昨日,人們在觀看百名科學家的入黨志愿書?!氨娦南螯h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于當日在國博開幕。 新華社發(fā)

百位科學家入黨申請書亮相(100位科學家入黨申請書)

2. 錢學森入黨申請書(復制品)。 南都見習記者 王森 攝

昨日,在第5個全國科技工作者日到來之際,南都記者走進國家博物館舉行的“眾心向黨 自立自強——黨領導下的科學家”主題展。此次展覽共展出圖片260余張,實物190件套,講述了180余位科學家的故事,并首次集中展示了100位老一輩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

此次展覽開幕式上設立了向袁隆平、吳孟超兩位院士的默哀環(huán)節(jié)?!翱萍冀缫蝗胀词晌惶┒?,這是我們國家、我國科技事業(yè)的重大損失?!敝袊茀f(xié)黨組副書記、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徐延豪在開幕式上說,“他們用一生的時間踐行了自己的事業(yè),把答卷寫在稻田里、病床前,也寫在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心田里,他們的偉大貢獻,黨和人民不會忘記?!爆F(xiàn)場還展出了二人的珍貴影像資料,包括袁隆平在90歲高齡時,用英文寄語青年“機會寵幸有心人”的一段視頻。

錢學森:我回國近三年 體會到黨的偉大

首次集中展示100位老一輩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是本次展覽一大亮點。申請書紙張深淺不一,新舊不同,每一篇都筆跡工整、話語真切。申請書用相框裝裱好,組成一面“入黨申請書墻”,現(xiàn)場效果震撼。

這些入黨申請書中透露了許多重要信息。例如,錢三強1965年5月17日寫的《請求轉正報告》從側面顯示出時代緊迫,中國的科學事業(yè)必須快步趕上,科學家們內(nèi)心正急著為祖國作出貢獻。

他說,“為了使得我國的科學從落后狀態(tài)快步趕上我們的需要,我們必須要加強黨的領導。我要求黨給我努力的機會,允許我轉正,我保證今后向達到黨員的標準努力奮斗?!?/p>

錢學森則透露自己在回國近三年后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可見是慎重考慮后的結果?!盎貒陙硎艿近h的教育,使我體會到黨的偉大,黨為實現(xiàn)共產(chǎn)主義社會這一目標的偉大,我愿為這一目標奮斗并忠誠于黨的事業(yè)?!?/p>

錢學森在1959年9月24日撰寫的自傳中追憶了自己選擇信仰的歷程,這也是他入黨材料的一部分?!拔耶敃r是信服科學的社會主義的,對國民黨的那一套不信了,覺得要中國能得救,要世界能夠大同,只有靠共產(chǎn)黨?!?/p>

錢學森曾提到,這一輩子自己有三次非常激動的時刻。第一次是老師馮·卡門看到其著作《工程控制論》后說“你現(xiàn)在在學術上已經(jīng)超過了我”,第二次是他被接納為中國共產(chǎn)黨黨員,第三次則是他被列為新中國成立以來在群眾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產(chǎn)黨員優(yōu)秀代表。

年過七十申請入黨:為人民盡忠不限年齡

南都記者還發(fā)現(xiàn),在老一輩科學家的入黨申請書中,不少人透露自己雖然“老驥伏櫪”,但希望接受黨的領導,為人民作出貢獻。

例如,著名物理學家錢臨照就在入黨申請書中“自問自答”:我的年紀已過七十,為什么我在此時刻申請入黨?……我的年齡確實大了些,但還想以有生之年在黨的領導下,接受黨的教育,能為人民做些事。為人民盡忠是不限年齡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展覽中還有一位與黨同齡的“抗麻戰(zhàn)士”李桓英,她在95歲那年遞交入黨申請書。

李桓英是我國著名的麻風病專家,她曾與麻風病人同吃同住,經(jīng)過幾十年的努力,她治愈的病人1萬多人,復發(fā)率僅為0.03%。

為何李桓英在耄耋之年申請入黨?“我還不合格,但恐怕來不及了?!彼赞o懇切地說,科研追求真理,黨也追求真理。

搞了一輩子科研的李桓英,對科研的態(tài)度極其嚴謹,對入黨的自我要求也同樣嚴苛。

展覽介紹

260張照片190件實物 180余位科學家的故事

據(jù)介紹,此次展覽面積880㎡。展出圖片260余張,實物190件套(含科學家書信、手稿、文獻、檔案等),講述了180余位科學家的故事。

展覽圍繞科學家“愛國、創(chuàng)新、求實、奉獻、協(xié)同、育人”精神,分為6個部分和1個專題,分別是“科學無國界,科學家有祖國——胸懷祖國 服務人民”、“在獨創(chuàng)獨有上下功夫——勇攀高峰 敢為人先”、“堅持實事求是,就能興黨興國——追求真理 嚴謹治學”、“把個人理想自覺融入國家發(fā)展偉業(yè)——淡泊名利 潛心研究”、“既要有工匠精神 又要有團結精神——集智攻關 團結協(xié)作”、“國家科技創(chuàng)新力的根本源泉在于人——甘為人梯 獎掖后學”以及專題“眾心向黨 走向復興”。

此次展覽時間跨度相當大,從“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的棉大衣到屠呦呦的諾貝爾獎章,再到“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土壤樣本,和最近沖上熱搜的“祝融號”模型,以科學家精神的6方面深刻內(nèi)涵為框架,將“兩彈一星”精神、西遷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疫精神、探月精神等源于科技界的革命精神融匯貫穿其中。

“讓我們回去”

簽字明信片見證 共和國史上規(guī)模盛大的歸國潮

新中國成立之初,百業(yè)待興、百廢待舉,黨中央向海外留學生發(fā)出了“祖國需要你們”的號召。

“讓我們回去,把我們的血汗灑在祖國的土地上,灌溉出燦爛的花朵……我們已經(jīng)站起來了,回去吧,趕快回去吧!祖國在迫切地等待我們!”展墻上,中國著名核物理學家朱光亞在1950年牽頭起草發(fā)表的《致全美中國留學生的一封公開信》,71年后讀來,仍覺澎湃激昂。

回家!回家!“兩彈元勛”鄧稼先、錢學森、郭永懷、程開甲,氣象學家葉篤正,“地學大師”涂光熾,微生物生化學家沈善炯、空氣動力學家羅時鈞,“中國核物理研究開拓者”趙忠堯……一批杰出科學家毅然回國,投身新中國各領域的開辟和建設中。此次首次展出的一張20世紀50年代歸國留學生簽字明信片,見證了這一共和國史上規(guī)模盛大的歸國潮。

從第一顆原子彈在茫茫戈壁成功爆炸、《東方紅》在太空中第一次奏響,到高鐵、大飛機刷新“中國速度”,上九天、下五洋逐夢科技前沿……行走在展區(qū)內(nèi),移步換景便是時代的跨越。從科技救國、科教興國到科技強國,始終不變的,是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以國家重大需要為己任的拳拳赤子心。

“隱姓埋名人”

他拍完合影后 便與家人一別二十多年

展覽有一個單元專門用來展示“隱姓埋名人”。據(jù)介紹,面對黨和國家提出的科研任務,一些科技工作者隱姓埋名、無怨無悔,為中國的科技發(fā)展貢獻了畢生精力。

現(xiàn)場展示了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的工作手跡、曾經(jīng)穿過的藍色棉衣以及在新疆核試驗基地的戈壁灘上的工作圖。1950年,他謝絕了美國恩師的挽留,毅然選擇回國。展覽罕見地展出了鄧稼先一家的合影。只是拍完這張合影后,鄧稼先便與家人分離,這一別就是二十多年,成為一名“失蹤者”。

另一位榮獲“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科學家于敏在1999年寫給弟弟的信中提道:“兩彈一星是國防高科技大工程項目,是集體貢獻,我是其中一員,做了一定工作,是23位代表之一。至于第一個領獎,只是按姓氏筆畫為序,并無什么意義。”

采寫:南都記者 王凡

相關新聞

聯(lián)系我們
聯(lián)系我們
在線咨詢
分享本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