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這些,你才算真正掌握項目管理
宇凡軟件
理念是一個人用于判斷事物好壞的心理標準,而思維方式則是由一系列相互聯(lián)系的理念所組成的體系。某種特定的理念會決定一個人采取某種特定的行動,某種特定的思維方式會決定一個人采用某種特定的行為模式。
任何技術都是特定的理念或思維方式的體現。例如,歐洲人之所以能發(fā)明精確到分秒的時鐘,是因為他們追求精確的理念;西方人之所以能發(fā)明沙發(fā),是因為他們認為在家里不必坐有坐相;中國人之所以用正圓形或正方形桌子吃飯,是為了體現追求大團圓的理念;中國人之所以發(fā)明太師椅,是因為要體現長者的尊嚴。
從這個意義上說,創(chuàng)新首先是理念上的問題,其次才是技術上的問題。怕就怕你心里面根本不想要有某個東西,否則你遲早是可以把它發(fā)明出來的。
某種在發(fā)源地有效的技術,被引進到另一個地方后不一定有效,因為當地人的理念不一定適合這種技術。有些人學會了某種技術,但不能有效使用,很可能是因為只停留在技術的層面,而沒有在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層面做相應調整。
學習任何技術,都必須上升到學習相應理念甚至思維方式的高度,以便真正把這種技術學到心里去。學習項目管理的技術,當然也是如此。
如果有人說,學了項目管理,但沒有什么用,那是因為他只停留在項目管理的技術層面上,并沒有理解和掌握項目管理的理念和思維方式,更沒有借助項目管理方法來改進自己的理念和思維方式。用項目管理方法做事,其實是工作理念和思維方式的大變革。
整合創(chuàng)造優(yōu)勢
用項目管理的方法做事,特別強調整合,即通過找出和利用各要素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來獲取更大的利益。如果你的資源太少了,你就要設法整合別人的資源,為你所用。如果你的工作太多了,你就要設法把幾件工作協(xié)調起來完成,以便在做這件工作的同時,就至少是部分地在做那件甚至那幾件工作。如果你的成果不夠大,就要設法整合出一個更大的成果,來吸引別人的注意力。
例如,年輕人的閱歷尚淺、人際圈尚小,就一定要設法找到自己的成長導師,以便利用導師的閱歷和人際圈來促進自己更快、更好地成長。年輕人在不同的時期、不同的事情上,通常應該有不同的導師。善于通過多種途徑發(fā)現導師并整合導師的資源為己所用,對年輕人的成長是非常重要的。
以可交付成果為導向
項目管理非常強調以結果為導向,即必須在規(guī)定的范圍、時間、成本和質量要求之下做出既定的可交付成果??蛻粝胍木褪墙Y果,領導想要的就是結果,至于你怎么把結果做出來,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網絡上有一則小幽默,說是俄羅斯方塊告訴我們,成功是會消失的,失敗是會積累的。其實,我們有辦法讓成功永不消失,那就是把成功固化為一個又一個的可視的可交付成果。這種可視的可交付成果,不僅使你能夠向別人展示你的成功,而且能夠給你帶來更大的成就感,從而有助于你取得更大的成功。真正促使一個人不斷努力的動力,其實是成就感!
以可交付成果為導向,有利于人們有目的地開展活動,確保在動用資源開展相關活動之后取得理想的結果。這樣,就可以防止為做活動而做活動??梢哉f,任何不以可交付成果為導向的活動,都是在作秀。作秀的活動,做的時候熱熱鬧鬧,做完了之后卻什么也沒有。
在開始做一件事之前,請問問自己:我想要通過做這件事取得什么可交付成果?
時間非長河
過去,人們常把時間看成永續(xù)不斷的“長河”。一件事情,今天做不完沒有關系,明天接著做;明天做不完也沒關系,后天接著做……因為時間永遠都會有。但是,在項目管理中,我們把時間看成臨時的、一段一段的,因為任何項目都有明確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
做事情,必須按時開始、按時結束。如果每件事都能按時開始、按時結束,資源浪費就會大大減少,工作效率就會大大提高;如果每個人的工作都能按時開始、按時結束,組織的執(zhí)行力就會大大提高,經營業(yè)績就會大大改善。無論對于個人還是組織,按時開始、按時結束工作,都是提升執(zhí)行力的法寶。
按時開始、按時結束,道理很簡單,但多少人能一貫做到?如果你想要成功,難道不應該把這個簡單的道理變成自己的習慣嗎?如果大家想要更好地合作,難道不應該把這個簡單的道理變成每個人的習慣嗎?如果組織想要取得更大的業(yè)績,難道不應該把這個簡單的道理變成對每一個員工的要求嗎?
經驗不是用來照搬的
很多人容易“跟風”,看到別人做什么,就跟著做什么,很少考慮為什么要這樣做,為什么不能另樣做,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跟風,似乎風險小。其實,沒有風險,就是最大的風險。跟對了,沒有什么價值,因為你只不過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與別人沒有任何差別;跟錯了,則是你自己百分之百的錯,因為別人不可能替你彌補損失。
跟風,其實就是憑以前的經驗、別人的經驗做事,導致太多的事情簡單重復。憑經驗做事,并沒有錯,但是只憑經驗做事,就錯了。過去的經驗,只能證明在過去有效;別人的經驗,只能說明在別人那里有效。即便仍然有效的經驗,如果大家都照此做,你也照此做,那在你這里也許就失效了。無論多么好的經驗,都只是用來借鑒的,絕不是用來照搬的。
注重獨特性,是把工作當作項目來做的重要原因。只要你有心,做出特色不是一件太難的事情。獨特的你,一定可以在某些方面做出獨特的事情。例如,你可以在某件事情上比別人先走一步,你可以設法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方面,你還可以挑戰(zhàn)傳統(tǒng)、挑戰(zhàn)習慣(并不是簡單地否定傳統(tǒng)和習慣),你還應該做幾件別人做不了的事情來減少自己的替代品。
目標要逐漸細化
目標不能實現,不一定就是太大了,很可能是沒有具體化、可操作化。在傳統(tǒng)的“模糊美”文化之下,人們不善于甚至不屑把目標具體化、可操作化。模糊的目標,留給人們較大的想象余地和靈活性,而與之相應的代價是可實現性差,且沒有硬性標準來衡量其實現與否,也就使人們容易找借口。
項目管理強調項目目標的具體化、可操作化。它不僅要求人們從范圍、時間、成本、質量等四個方面來定義項目目標,而且要求對每個方面都要詳細到可測量的程度。項目管理的這種要求,是“精確美”文化的體現。
精確的目標,雖然靈活性較小,但可實現性大大提高,且便于用硬性標準來衡量實現情況,也就使人們沒有辦法找借口。西方人的“不能測量就不能改進”,對我們頗有借鑒意義。例如,西醫(yī)就是因為有許多具體的測量指標和可操作的方法(如量血壓、做心電圖),其發(fā)展速度就比較快。相比之下,中醫(yī)就缺乏具體的測量指標和可操作的方法,從而發(fā)展速度就比較緩慢。
根據項目的漸進明細特性,項目目標要逐漸細化到可操作的程度,包括項目范圍、進度、成本和質量等。漸進明細,是許多人比較缺乏的。
有太多的口號只停留在口號層面上,以致于再好的口號也沒有多大用;有太多的道理只停留在道理層面上,以致于再好的道理也沒有帶來應有的效益;有太多的目標只停留在籠統(tǒng)的層面上,以致于沒有實現也可以說實現了,盡管這些口號、道理和目標都體現了人們的美好愿望。項目管理對漸進明細的要求,正好有助于人們給美好的愿望插上一對飛翔的翅膀。
發(fā)展應該是跳躍式的
通過做項目,實現跳躍式發(fā)展,改變將來的不能令人滿意的狀況,這是任何想要有成就的人都必須認真考慮的。一個人如果只是循序漸進地發(fā)展,就很難走到別人前面去。你在前進,別人也在前進,你絕對不能指望別人停下來等你。你必須考慮隔一段時間(如大學中的一個學期或一個學年),通過一個或幾個重要的項目,實現跳躍式發(fā)展。當然,要實現跳躍式發(fā)展,必須要有足夠的耐心進行充分的力量儲備。
越是重要的項目,就越要對跳躍式發(fā)展做出貢獻。從實現跳躍式發(fā)展的意義上講,甚至可以對項目下這樣的定義:項目就是要在一定的時間內運用有限的資源把將來的不能令人滿意的狀態(tài)轉變?yōu)橐环N更好的、比較令人滿意的狀態(tài)。做項目就是做未來,注重改變未來的狀況。
寧愿“說著難做著容易”
人們做事,往往一開始興致很高、豪情萬丈,而后逐漸消退,特別是遇到困難時,很容易一落千丈,甚至不了了之。難道不是有太多的事情虎頭蛇尾嗎?這是傳統(tǒng)的“說著容易做著難”的價值觀的必然結果。在興致很高時,遇不到什么困難,也看不到將來的許多困難;而在興致逐漸降低時,一個個困難又接踵而至,自然就是最后的不了了之。
項目管理要求在項目啟動時,就要充分考慮今后的困難,并通過認真的計劃工作,盡量把困難提前,追求“說著難做著容易”。興致高時,遇到困難,人們有克服困難的極大熱情;興致趨低時,由于做事比較順,人們較容易把工作繼續(xù)做下去。更何況,項目管理會把大的、不易掌控的工作分解成小的、易于掌控的工作,從而便于人們把這些小的工作一件一件地完成。這自然也有利于做事善始善終。